4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庭马、副院长张婧带领教研室主任、学院秘书前往南陵县三里镇热爱村,看望慰问学校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吕海涛,并与三里镇党委书记赵亮、党委委员毕祥及村干部开展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深度融合。
座谈会上,双方首先就镇(村)和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随后,围绕思政课教师如何赋能乡村五大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以及“大思政课”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发挥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张婧指出,三里镇丰富的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生态资源、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思政育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为乡村振兴引入教育、医疗、帮扶等资源,助力热爱村建设,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陶庭马指出,要充分发挥医科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合作交流,为三里镇带来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大思政课”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当地教学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为三里镇的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的全面发展。

座谈交流现场

慰问学校驻村干部
座谈交流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行参观了青梅油茶产业基地和土塘新四军陈列馆等地,实地了解三里镇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成果。
通过此次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三里镇达成了广泛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大思政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探索了新的路径。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力量。(邱琳琳/文 邱琳琳、赵敏奇/摄)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