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追寻总书记足迹 感悟新思想伟力”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时间:2025-10-29 预审:邱琳琳 二审:张婧 终审:陶庭马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10月25日至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庭马、副院长张婧及师生代表一行40余人赴合肥,开展“追寻总书记足迹  感悟新思想伟力”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巢湖岸边、渡江馆内、创新馆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25 日上午,研学团队首站抵达十八联圩湿地公园。在退洪闸水利工程前,张玲晴老师介绍,这里打破传统蓄洪区“只防不护”模式,以“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岸”系统策略,兼具防洪排涝与生态保护功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好巢湖、保护好生态湿地”嘱托的生动实践。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表示,系统治理思维对未来公共卫生防控极具启发,让 “生态文明” 从概念化为责任担当。

实践教学活动现场

随后,团队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馆内“渡江第一船”模型与《我送亲人过大江》老照片引人驻足。王仓仓老师以 320 万民工支援、颜红英带伤摇橹、黄兴发摆渡官兵等事例,讲解“军民同心”的胜利密码,阐释“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护理学专业学生感悟,未来护理工作中需将患者放在心上,传承“民心所向”的精神。

实践教学活动现场

26 日,团队探访安徽创新馆。馆内“人造太阳”模型“祖冲之三号”原型等 2400 余件展品,展现“皖字号”科创实力。张瑜老师以氢能催化剂为例,说明大科学装置如何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感慨,量子技术赋能精准医疗,让自己明确紧跟科技步伐的方向,科技报国种子悄然萌发。

实践教学活动现场

两日研学虽短,却实现了生态、历史与科技的精神跨越。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皖医学子在真实场景中感悟新思想伟力,推动爱国情怀、文化自信与专业理想交融,成为青春成长的珍贵精神财富。(吴银银、王诗雅 文/崔艺杨 摄)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