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牢记使命担当,11月22日至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协会,赴南陵县、泾县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 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先后走访南陵县三里镇霖玉轩花果园、泾县宣纸文化园与新四军军部旧址,通过实地观摩、现场教学与互动体验,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三个维度,全面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与实践伟力。
首日启行:踏访田野乡间,体悟先进文化引领之力
11月22日上午,师生首站抵达三里镇霖玉轩花果园。该园区作为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展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张佳慧老师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乡村振兴”主题开展现场教学,阐释以文化产业、生态理念和创业精神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果园负责人朱春玉的引导下,师生参观了生态种植区,并参与农事劳动,在实践体验中思考“文化如何重塑乡村面貌”“先进理念怎样助力乡村振兴”等现实命题。

集体合影(一)
午后寻根:徜徉千年纸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当日下午,师生走进泾县宣纸文化园。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核心传承基地,这里承载着中华文明千年不绝的匠心文脉。李飞飞老师以“纸寿千年 匠心永续”为题,讲述宣纸的历史流变与文化价值。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毛胜利现场演示宣纸制作技艺,讲解从青檀皮到成纸的繁琐工序。部分师生亲手体验捞纸环节,在一沉一抬间感受传统工艺所蕴含的专注与坚守.

现场观摩

集体合影(二)
次日追思:驻足红色热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11月23日,师生赴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学习。这片红色旧址曾是江南抗战指挥中枢,记录着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史诗。张梦婷老师以“铭记抗战救护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主题开展现场教学,结合“红医”事迹等真实故事,阐释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意义。师生在史料与实物前驻足凝望,深刻体悟革命文化所蕴含的忠诚信仰与牺牲精神。

现场教学
此次实践教学将课堂延伸至田野、非遗工坊与红色旧址,通过多元场景的浸润式学习,帮助学生在行走中读懂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文化自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侯中兴/文、摄)